奉献爱心,放飞希望
---我的教育故事
对待学生要有爱心,辅导学生要有耐心,教育学生要有诚心。只有一心一意善待每一个学生,才会在教育教学上喜获丰收。
——题记


当鲜花绽放于阳光之下,是绿叶最快乐的日子;当果实成熟于金秋时节,是果树最欣慰的时刻。我是一片绿叶,一位平凡的老师,从教二十多年来,兢兢业业地工作,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,全心奉献,在岗位上不断演绎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。许多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忘,可有些就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,虽不曾惊天动地,但仍历历在目,感悟之深。

世界上有一种力量,看不见、听不着,却可以打动人心,感化世界,这就是师德的力量,是我们这个社会传承已久的精神血脉。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,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,言犹在耳。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就是点亮学生心中的灯。作为一位人民教师,只有爱自己的学生,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,尽情欣赏学生的成长,才能感受人生的幸福。


“育苗有志闲逸少,润物无声辛劳多”。从教多年,我品尝了甜酸苦辣,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不仅要教书育人,更重要的是“爱生”,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,走进学生的心灵,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。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尚未成年、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,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差,组织纪律观念、集体观念淡薄,因此我时刻注意从自身做起,以身作则,细心做好每项工作。班里几十名学生,个性迥异,家庭状况也不尽相同,因此学生各种表现参差不齐。


在工作中,我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,用爱心去感化他们,耐心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。其中记忆深刻的有学生冠男,因初次住校特别不习惯,经常想家,要求退学,在校哭闹了好几次,又给家长打电话要求来接。我悉心劝导了多次,都只起到暂时的作用。有一次我看到他上课走思,默默流泪。细心打听,得知那天是他的生日,想家了。在夜自习快结束时,我提前安排了几个学生熄灭了灯,点燃了几只蜡烛,我把先前准备好的小蛋糕、苹果和鸡蛋放在他手中,并亲自把生日帽戴在他头上,大家不约而同地唱起了生日祝福歌,“祝你生日快乐……祝你生日快乐……”歌声融融,烛光融融,暖意融融,在掌声和歌声中他显然接受了礼物和祝福,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,激动的流下了眼泪。在第二天的运动会中他拿了理想的名次,从此他再没提过想家。学生小吕,曾经是个贪玩的孩子,家里条件好,家长管不了,曾多次转学,导致学习成绩极不理想,转到我校后,还参与过打架事件。我坚信他有可爱之处,有学好的愿望和可能,而我在工作中就很注重捕捉和发现他的闪光点。每当他能按要求听课时,我就及时鼓励他;每当他能针对性地记笔记时,我就及时表扬他;每当他能提前交作业时,我就及时夸赞他;慢慢地使他逐渐树立起自信,对学习产生了兴趣,他虽然没有订数学报纸,复印着他也要去做,他甚至在那时成了我们班学数学的标兵。他的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说,孩子以前从没在家写过作业,现在热爱学习了,一学就两三个小时,说不尽的感激,两次开家长会都是早早的坐在教室的前列,家长也有了自信。班里的学生基础比较差,我就自己花钱为他们每人购买了试题集,利用课余时间多练兵,精诚所至金石为开,一学期下来整个班的语文成绩名列同等班级之首。这些付出,也许很多人看不到,也许很多人不理解甚至笑我傻,但我觉得这样的付出问心无愧。学生小文,从小单亲家庭,生性胆小不自信,妈妈去外市打工,她跟姥姥生活,看的出来她很渴望关爱。我了解情况后主动和她交朋友,经常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关心关爱她。有一次期中考,她怯怯地塞给我一张纸条:“老师,你明天考试时去考场看看我行吗?”我赶紧找到她,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,鼓励她要自信等等。第二天考试考前我专门去考场看望她,并给她一个成功的手势,我看到她的眼里有了亮光。从此我们成了朋友,无话不谈,孩子甚至把我当成了妈妈。她升入高中后第一次月考考了班里第三名,发来了信息:“妈妈,这是我给你的礼物,我会继续努力……”在平常的工作中,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。我才恍悟:原来我已经从孩子们眼里的老师变成了孩子心里的妈妈……


施爱于细微之处,当端午节来临时,我为家远的学生带来亲自包的粽子;当中秋节来临时,我给一月未回家的威县生带来鸡蛋、月饼,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;在我给学生缝衣服的针脚中,在学生存取钱的帐本上,在学生感恩的日记里,在有的学生因家庭破裂感到彷徨哭着扑入我的怀里叫我妈妈时,我感到了信任、责任的力量以及做老师的价值、幸福与欣慰。也许,我们只是洒下一片甘霖,却能滋润无数求知的嫩芽;也许,我们只是投下一束阳光,却能温暖无数胆怯的心灵;也许,我们只是树起一根航标,却能引导无数远行的航船。师德细若和风,师德无比伟大!
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,一张张专注的面容,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,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,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。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,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,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。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灯光,作业本上殷红的心血,课堂内外的谆谆教诲,一点一滴,日积月累,久而久之,我们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,开花结果。


学生的心灵世界是广阔而迷人的,远离这个心灵世界你会觉得离学生很远,工作茫然;走进这个心灵世界,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找到答案。正如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”,做学生的知心朋友,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生硬的控制,盲目的说教,而是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。曾有人这样给教育下定义:教育主要是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;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;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;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;给卑微的念头带来自信。这不正是师德升华的体现吗?
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,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;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那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。师德是人梯,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;师德是绿叶,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的开放;师德是渡船,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;师德是彩虹,是驿站,是理想之花,生命之花,是教师的人格魅力,是教育的全部生命!

罗曼·罗兰曾说:“要播洒阳光到别人的心里,自己的心里得有阳光。”教师心里的阳光就是那一颗颗热爱学生的心!就是无私奉献!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了;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强大的力量了。“真水无香,真爱无言”,走进学生的心灵,奉献爱心,放飞希望,我无悔青春!

|